安徽省外文学会论文征文格式规范
全文用word文件格式打印,用宋体字。在“第一部分”(即论文题目)的上方,先把作者信息录入,如:
**,**大学外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安徽合肥,230000
电话:0551-62187591;13959274453
第一部分.论文题目(居中,加黑,三号字)
第二部分.论文题目英译文(居中,加黑,三号字。请注意:第一个词和每个实义词的首字母要大写,例如:The Role of Computer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第三部分.中文摘要(用五号字,例如,摘要:本文详细阐述……)
第四部分.中文关键词(用五号字,选择最能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3-5个词或词组,例如,关键词:翻译教学;问题;对策)
第五部分.英文摘要(用五号字,例如,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problems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frequently encounter i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in the freshmen classroom.……)
[请注意:摘要中若使用了引文,不必标注出处,因为这些引文必然是正文中出现过的,正文中必须标明。]
第六部分.英文关键词(用五号字,例如,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problems; solutions
请注意:英文关键词的首字母不必用大写[专有名词除外,如WTO; Chinese等];每个关键词之间除了加分号外,还要空一格。)
第七部分.论文正文(用5号字,下同)
可以参考使用以下结构:
一、引言(居中,加黑,下同)
该部分一般就是一段或两段概述自己选题背景或动机以及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的文字。
二、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该部分可以是不加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也可以是加上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如:
2.1 作为语言学习辅助手段的翻译教学(加黑,不居中,下同)
2.2 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手段的翻译教学
三、翻译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该部分可以是不加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也可以是加上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如:
3.1 翻译教学的师资问题
3.2 翻译教学的设备问题
四、问题分析与对策
该部分可以是不加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也可以是加上分节标号和标题的几个段落,如:
4.1 转变观念的必要性
4.2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双轨模式
4.3 校际联合的双赢思路
五、结束语(或“结语”或“结论”)
该部分一般就是一段(偶尔也可以是两段)概括自己研究之创新点或结论的文字。
请注意:正文内凡引用他人文字或观点处,不管是否使用了引号,均须标明出处。
例1:
“音际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同理,只有处理好音际关系,朗读才会流利、优美”(纪玉华,2004:5)。
[请注意:该标注表示该段文字引自某作者在2004年出版或发表的著作或论文,5表示该段文字或该观点出现在第5页中。如果被引用的观点在原著中占用两页或两页以上,则用5-6或7-12等标示。还应该注意:最后的标点符号,不管是句号还是逗号,都标在标明引文出处的圆括号后面,而不是引号”之前]
例2:
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发表讲话时,其词语选择、隐喻的选择、谚语的引用、情态词语的使用以及语篇评价手段的使用等,都是他们政治动机的显示器,这些话语手段的评价义和劝导力对听众观念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纪玉华,2007a:前言)。
[请注意:如果引用著作前言中的文字,可以只注明“前言”而不必标明页码。如果文中引用了同一个作者在同一年发表的两篇/部或两篇/部以上的论文或著作中的文字或观点,则须按顺序在年代数字后标明 a, b,c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3:
纪玉华(2007b)曾尝试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对英美政客在跨文化语境中做的240多篇公开演讲进行分析,发现英美政客在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强调国家和区域的安全、捍卫现行制度等,他们用大量的冲突类隐喻来提升听众的警觉和忧患意识。
[请注意:若是用了引号引用他人论文中的文字,就必须标明页码;如果没有用引号引述他人论文中的某个观点,则可以只标明出版年代而不必标明页码。如果是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具体一段文字或具体某个观点,则无论有没有加引号都须标明页码。但是,如果只是笼统地说某人曾做过什么研究或论述,则只需标明年代即可,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4:
近几年国内已有学者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纪玉华(2007)、纪玉华和吴建平(2008)、陈军向(2008)等对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所做的公开演讲进行了尝试性的批评话语分析。
[请注意:如果是两个作者,则用 “XXX和XXX(2007)指出……”,如果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作者,则只写第一作者的名字+等,如:“XXX等(2006)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若在标明引文出处的圆括号内列出两个作者,则用顿号将两个名字分开;若是三个作者,就在第一作者后面加上“等”。]
例5:
在劝导类的演讲中,谚语能起到证实或综述观点的作用(纪玉华、吴建平,2008)。
例6:
网络资源和通讯根据的利用使得每个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赵海霞等,2004)。
[请注意:在正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则必须把所有作者的名字列出来。]
如果引用的是外文资料,作者有两个,则用 “XXX和XXX(2007)指出……”,如果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作者,则只写第一作者的名字+等,如:“XXX等(2006)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若在标明引文出处的圆括号内列出两个作者,则用 & 将两个作者的姓分开,前后都必须空一格;若是三个作者,就在第一作者的姓后面空一格然后加上“et al.”。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7:
Martin和Nakayama (2000)探讨了……
例8:
应该结合具体语境讨论跨文化交际的种种失误(Martin & Nakayama,2000:78)。
例9:
Fowler等(1979)率先提出语法结构与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对新闻语言的研究证明了……(Fowler et al.,1979)
如果文中提到某一问题或课题被多人论述或研究,可以用以下形式标明。
例10: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我国已进行了成功的试验(Ji Yuhua,1998,1999,2002; 纪玉华,2002a,2002b;纪玉华等,2000)。
[请注意: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年代发表论著,则用逗号将不同的年代隔开;不同作者或作者群之间则用分号“;”分开。]
如果正文中用了国外新出现或在国内尚未普遍使用的外国学术或专用词语,则须用圆括号将其外文原名称标注出来。
例11:
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如果要用缩写形式,则须在括号中说明,如:
例12:
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以下简称CMA)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新方法。CMA是英国学者Charteris-Black (2004)首先提出的。
如果所引用的内容并无学术性,如例句、文学作品片段等,则可以在引文后或前面在圆括号内标明出处。请看下例:
例13:
“她深爱这片土地,就像爱她母亲灯下祈祷的脸一样,以至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这种爱的存在。”(引自齐俊伟译《飘》,2001:23)
例14:
Povert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ascribed by the North to low productivity, inappropriate domestic policies and inadequate national effort.
译文: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在北方看来,是因为生产率低,国内政策不当,自身努力不够。(引自申小龙,2001:70)
[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标点符号不必放在圆括号后面。]
如果引文过长,如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列为单独一段,而且左侧内收两格。请看下例:
例15:
申小龙(2001:229)认为:
如果说西方语言的分析途径是说明型的话,那么汉语的分析途径则是发现型的。西方语言分析所能回避的种种句子理解的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在汉语语言分析中都无法回避。汉语的这种特性使汉语语法研究对于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正是我们研究汉语句子常态的指导思想。
[请注意:如果这样处理引文,则须上下各空一行。]
如果引用了他人观点,但却没有原始资料来源,则可以标注第二手资料来源,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6:
Bachman认为,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语言机制三大部分组成(转引自文秋芳,1999:6)。
第八部分:文末注释[请注意:大部分论文并没有这一部分]
如果正文内有些说法或观点需要说明、解释,但又不想让这些解释影响读者的兴致或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就可以用“尾注”形式解决,在正文内需要加注处打印一个小圆圈,内标数字,按顺序填写,如,正文中写道:
比较翻译,作为一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外语水平,也可以提高母语水平①。许多教师认为郭著章实施的比较翻译教学法是“我国翻译教学上的一项重要突破”②。
正文末尾处打印注释,如:
注释
①杨自俭在为《汉英比较翻译教程》(魏志成,2006,清华大学出版社)写的序言中提到:吕叔湘曾强调通过比较翻译提高外语水平的方法,我在这里所要补充的是:比较翻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外语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②虽然有些老师并不赞同这一提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比较翻译是一项创新,有重要意义。详细论述参见杨自俭和刘学云所著《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71)。
第九部分:参考文献
在正文结束后,若没有注释,空两行。如果引用了中国作者用英语发表的论著,则须按英文文献处理。
特别提醒:有的作者按《外语界》杂志的参考文献规范来录入原作信息,而该论文集的参考文献规范与《外语界》有一点不同,即在录入外国作者外文姓名时,《外语界》采取无标点录入法,如:Fowler R, Hodge B N, Kress G & Trew 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New York: Routledge & Kagan Paul, 1979. 而在该论文集中,统一按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加标点录入法,如: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 Trew, 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New York: Routledge & Kagan Paul, 1979. 望各位作者按国际标准要求操作。如:
参考文献(用小5号字)
[1] 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M].
[2] Cupach, W. R., & Imahori, T. 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 [A]. In R. L. Wiseman & J. Koes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 pp. 112-131.
[3] Fowler, R., Hodge, B. N., Kress, G. & Trew, 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4] Jaworski, A., & Coupland, N.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 [C].
[5] Ji, Yuhua.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sandwich stories for EFL children in
[6] Ji, Yuhua. English through Chinese: 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stories [J]. English Today, 2002, (1):37-45.
[7] Ji, Yuhua. Stories stimulate learning [N]. 21st Century,
[8] Li, Wei, Zhu, Hua, & Li, Yue. Conversational management and involvement in Chinese-English business talk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1(2):135-150.
[9] Martin, J., & Nakayama, 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2nd ed.) [C].
[10] Martin, J., & Rose, 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M].
[11] Reagan, R. A time for choosing [DB/OL]. http://www.reagan.utexas.edu/archives/speeches/1987/061287d.htm,
[12] 陈军向. 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2).
[13] 纪玉华. 中国儿童英语教法新探——三文治故事教学法[N]. 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
(5).
[14] 纪玉华. 中国儿童英语“三文治故事教学法”[A]. 胡春洞,包天仁.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C].
pp.230-270.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b.
[15] 纪玉华. 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Z].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6] 纪玉华.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7] 纪玉华.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b(6).
[18] 纪玉华,吴建平. 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9] 纪玉华,许其潮,蔡寒松. 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0(4).
[20] 玛格丽特. 米契尔. 飘[Z]. 齐俊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1] 彭小东. 汪闻韶对水利情深似海[DB/OL]. http://www.hwcc.com.cn/ (
[22] 申小龙. 汉语语法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3] 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4]王明亮.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新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980810-2.html,
[25] 文秋芳. 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6] 吴建平. 论双语辞典编纂中的翻译问题[D]:[硕士学位论文]. 厦门大学外文系,1988.
[27] 吴建平. 文化语义学理论建构[D]:[博士学位论文]. 厦门大学英文系,2006.
[28] 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
请注意:
(1) 参考文献排序是:先英文后中文。均按照字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2) 英文作者姓在前,逗号之后可以写出作者名全拼(如上面的[1]),也可以只写名的首字母(建议统一按照这一格式)。但如果碰上两个作者同姓,而且他们的名之首字母也相同,则可以用前两个首字母或全拼,如果James Martin 和John Martin同时出现,就只好用全拼。但如果是Carl Martin 和Christopher Martin同时出现,就可以用Martin, C 和Martin, Ch来加以区别。
(3) 如果是中国作者用英文发表文章,则须在姓后的逗号之后把名的全拼字母写出来(如上面的[5]、[6]、[7]、[8])。
(4) 书名用斜体,大小写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第一个词和每个实义词的首字母都大写,如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但是现在大多数外国期刊都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只将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但是专有名词例外,该大写就得大写。另外,外国人喜欢在题目中用冒号,冒号后面的单词不管是实义词还是虚词,首字母都得大写,如上面的[12]。
(5) 刊物名用斜体,而且其第一个词和每个实义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如上面的[5]、[6]、[7]、[8]。
(6) 专著用[M], 英语书名后可以直接打[M],但如果是英文书名,则后面必须空一格后在打上[M]。
(7) 英文逗号或句号后面都得空一格后才能打下一个词或字。
(8) 若论文集中的文章被引用,参考文献的打印规范请参照上面的[2]和[14];pp后面的数字标示该文章在论文集中起至页码。
(9) 若报纸上的文章被引用,参考文献的打印规范请参照上面的[7]和[13]。出版时间的(5)是指该文载于该日报纸上的第五版。
(10) 杂志中文章的起至页码,按国际学术惯例,必须标出,但现在我国许多学术刊物并没有硬性要求,结果是同一本杂志中,有的文章有,有的则没有。我们暂定可以没有,但如果有的作者坚持要加上页码(像上面的[5]、[6]、[8]),那一定要把自己论文引用的所有的文章起至页码都加上,不能在同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内,有的有,有的则没有。
(11) 有些美国出版地点不为人所知,一般惯例是加上州名的缩写,如上面的[2]、[9],CA表示加州。另外,出版地点填写一个就可以了,即使那本书的版权页上写着一大堆出版地点。
(12) 网上资料引用后,可以用什么的[11]、[21]和[24]所用的形式标明,圆括号内的时间表示检索的时间。网上资料及其他电子文献的标注请参考下面的“电子文献类型”。
(13) 杂志上的文章用[J]标示;报纸上文章用[N]标示(像上面的[7]、[13]);论文集中的文章用[A]标示(像上面的[2]、[13]);论文集用[C]标示(像上面的[2]、[9]、[13]);博士或硕士论文用[D]标示(像上面的[26]和[27])。其他的(如小说、诗集、散文集、词典、教材、阅读文选等)用Z标示(像上面的[15]和[20])。详见下表:
类型 | 期刊 文章 | 专著 | 论文集 | 学位 论文 | 专利 | 标准 | 报纸 文章 | 报告 | 资料 汇编 | 其他 文献 |
标志 | J | M | C | D | P | S | N | R | G | Z |
(14) 正文中用圆括号标注的文献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正文中没有用圆括号标注的文献,不能列在参考文献中。
(15)电子文献类型标注: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注: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 数据库 | 计算机程序 | 电子公告 |
电子文献类型标注 | DB | CP | EB |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注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 磁盘(disk)——DK; 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注:
[电子文献类型标注/载体类型标注],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 (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 (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 (journal 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